在台灣談戀愛,從牽手、擁抱到亲吻、在到身体的抚摸,
如果你想要這個進度條時間讓你掌握,你真的能讓它達到不快不慢嗎?
我的答案是「不能」,
因為談戀愛並不是照表操課,而是一場精神交流。
而很多女生都有一個問題,交往多久可以到三壘?
是網路上一些文章說的三天、三個月?還是等「感覺對了」再說?
其實,我個人覺得每個人的答案都不相同,
因為這背後藏著的不只是性,而是親密關係中的信任和你們兩個人的感情培養程度所決定的。
曾經有一個閨蜜說:「當時我就好像是認準了他,雖然有點抗拒但還是選擇和對方三壘了,最後本壘也是水到渠成一點都不抗拒!」
「三壘」是什麼?
我給大家簡單的科普一下,所謂的「三壘」是台灣戀愛圈的通俗說法,
「三壘」通常指的是發生親密性行為前的階段,比親吻再更深入一些,比如摸胸、身體的撫摸,但還沒達到「本壘」。
對某些人來說,這一步代表了關係的進一步承諾、信任。
對另一些人而言,它可能只是享受當下親密的一種方式。
台灣交往文化中「三壘」是默契,不是必要流程
與歐美相比,台灣社會對親密行為還是相對保守一些。
即使時代開放了,很多人心裡還是有一把「時間尺」。
但,我覺得從一壘二壘三壘到全壘打不要按照時間流程去做,而是培養我們的默契,
時間其實並不重要。
但有人認為:
「至少要交往2個月以上,才不會太快。」
「沒有互信,就算交往半年也不會做那件事。」
smalpasion有過一篇:「戀愛分幾期?戀愛正常進度和發生親密身體接觸行為時間攻略」
其中就有關於戀愛進度分期的時間,如果你真的想要按照時間來算的話,可以參考。
在smalpasion的資料中有情侶坦白說:
「第一次約會就很有感覺,就發生了。」
「不是時間的問題,而是彼此在不在那個頻率上。」
所以在台灣,三壘的進度並不取決於「交往多久」,
而是你們之間夠不夠真誠、自在,以及夠不夠尊重彼此,內心是否真的認準了對方,接受彼此會發生親密關係。
有女生希望能夠有一個時間規劃,多久到三壘才「剛剛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答案,
因為每個人的時間點都不一樣。
對於某些人來說1個月剛剛好,
但對某些人來說可能需要3個月半年或者一年才能培養兩人的默契
有的一些保守的女生,則是希望婚後才會達到三壘甚至全壘打。
所以,感情真正重要的從來不是性,也不是時間的長短,
而是,你們能不能再這段感情中保持那棵隨心,男人能否給到女人足夠的安全感,讓她放心把她交給你。
這裡說一個案例吧
我第一個男友的時候,我們交往了1年的時間,我們也只是剛剛達到一壘而已。
而到了第二個男友的時候,我們用了1年的時間到三壘,一年一個月到全壘打,
到第三個男友的時候,我和他交往了10天達到三壘,15天達到全壘打的程度。
為什麼台灣女生們到三壘的時間普遍較長?
在我們台灣一些女生的心目中,
如果時間提前達到三壘到本壘,感覺會讓男方覺得自己太隨便,
不利於情感的長久穩定,
說明白點就是害怕自己喜歡的男生「不珍惜」自己。
這是很多女生用親身經歷總結出來的經驗,
就用我個人的經驗來說,
我第三個男友到本壘的程度非常快,但我們從交往到分手僅僅用了2個月。
但我跟我老公認識了3年,交往後39天達到本壘,也同樣結婚感情也很穩定。
所以跟上面我們說的,沒有任何標準答案。
女生們要看你是否認準這個男生,
是否覺得這個男生可靠和你自己的需求所決定時間的長短。
這個世界不是上個世紀了,女人只要足夠優秀,就不會想太多顧慮太多!
最後,
我要說的是每個人的朋友圈子不同,所看到的事物也是不同的,
當你覺得台灣女生達到三壘和本壘的時間長,只是因為你的圈子中的女生在這方面用時間長而已。
就好比,我好幾個30歲左右的女閨蜜,他們還沒有交往久已經達到本壘了。
到三壘本壘之前,一定要考慮好的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
我們之間,有足夠的信任嗎?
三壘不是身體的接觸那麼簡單,它也代表了一種交付與赤裸。
沒有足夠信任的親密,只會讓人更空虛。
第二個問題
這是我真的想要的嗎,還是因為他/她想?
如果你只是為了迎合對方,或覺得「該進展了」,
那當下可能不會拒絕,但之後會留下後悔和失落。
第三個問題
我們對這段關係,是有共識的嗎?
一方認為只是短暫熱戀,一方卻已經規劃未來,
那無論進展到哪一壘,最終都只會變成擦傷。
加映回答男粉絲們最關心的問題
「交往3個月還沒到三壘,她是不是不夠喜歡你?」
你要知道,愛的表現,不只是一種形式,也不只是一個進度條。
有的人在曖昧時就牽手擁抱,卻三個月就散了;
也有的人磨了半年才牽手,但一牽就是一輩子。
所以,與其問我們交往多久該到哪裡,
不如問:我們現在的狀態,是舒服的嗎?
本文延伸閱讀